每日看点
如何应对芝麻市场高库存的变化?
发布日期:2016-01-08 14:04 浏览量:2918
纵观商品市场,价格的涨跌在受基本面的影响之外,期间市场买卖中发生的变化也要及时察觉,这样就能更好的认清市场,分析市场,制定自己的销售策略。目前,芝麻市场买卖中也有一些变化。本人就从这些小变化剖析一下当前市场,希望能抛砖引玉,给广大会员以参考。
据了解,中国青岛和天津两个港口的芝麻库存仍维持在7万吨左右,其中天津港口库存在3万吨左右,青岛港库存量维持在4万吨左右。那么这个库存量多不多呢?如果和往年正常量比,这个库存量的确是多,多出一倍。如果在了解到目前的库存量和实际消费情况,也许并不可怕了。但是,这对一些不能白真正原因的人来说,就会造成恐慌,在不合适的时候或买货卖,没有利益最大化。
往年,进口芝麻进口商数量较少,几家大户基本就垄断市场,但随着市场的透明以及前期芝麻利润可观,进入芝麻圈的企业越来越多,从国外直接进口者较多,这就必然造成进口量的大增,2015年1~11月进口芝麻756364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多253437吨,超越了2014年全年芝麻进口总量(2014 年芝麻进口总量为568902.2吨),不断刷新中国进口芝麻数量的纪录。如此大的进口量的确让市场难以接受,但要深层次的理解进口量和实际消费量的微妙变化。
从进口量和港口库存量的变化看市场消耗,2015年1~11月进口芝麻756364吨,减去中国两个港口的库存量7万吨左右,平均每月消耗62396.73吨,可见中国市场的消化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从买货企业的购买习惯上看港口库存,中国芝麻加工企业以前为保证产品线的正常运转并规避市场带来的风险,多是采用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的库存策略,而现在基本上处于零库存状态,多是采用随用随买的策略,主要是供大于求,商品极大充裕,随时都能买到货。现在变化的就是以前分担在各个用货企业间的库存,目前全部转嫁在芝麻进口商那里。现在港口每天都会有出货,而不像之前的集中采购。用货企业已经改变购买习惯,芝麻进口商就要适应目前这种新的购买习惯。
因此,芝麻圈的人要认清高库存这个现实,或许未来就会一直持续这种高库存状态。除非经过这波芝麻市场洗牌过后,进口企业参与者骤减,才会回到之前的模式,但市场是时刻在变的,能做的就是尽快的让自己适应新的变化。现在芝麻市场难做的是进口商,他们不仅要承担港口仓库的仓储费用,还要面对时间差带来的价格涨跌风险。从用货企业角度而言,自然是维持这种策略,随用随买,并且是逢低买入。从进口商角度而言,要尽量控制进口成本,给自己预留更大的价格波动空间,再就是尽量采用订单销售模式,保证金销售,提前锁定固定利润,降低自身风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据了解,中国青岛和天津两个港口的芝麻库存仍维持在7万吨左右,其中天津港口库存在3万吨左右,青岛港库存量维持在4万吨左右。那么这个库存量多不多呢?如果和往年正常量比,这个库存量的确是多,多出一倍。如果在了解到目前的库存量和实际消费情况,也许并不可怕了。但是,这对一些不能白真正原因的人来说,就会造成恐慌,在不合适的时候或买货卖,没有利益最大化。
往年,进口芝麻进口商数量较少,几家大户基本就垄断市场,但随着市场的透明以及前期芝麻利润可观,进入芝麻圈的企业越来越多,从国外直接进口者较多,这就必然造成进口量的大增,2015年1~11月进口芝麻756364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多253437吨,超越了2014年全年芝麻进口总量(2014 年芝麻进口总量为568902.2吨),不断刷新中国进口芝麻数量的纪录。如此大的进口量的确让市场难以接受,但要深层次的理解进口量和实际消费量的微妙变化。
从进口量和港口库存量的变化看市场消耗,2015年1~11月进口芝麻756364吨,减去中国两个港口的库存量7万吨左右,平均每月消耗62396.73吨,可见中国市场的消化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从买货企业的购买习惯上看港口库存,中国芝麻加工企业以前为保证产品线的正常运转并规避市场带来的风险,多是采用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的库存策略,而现在基本上处于零库存状态,多是采用随用随买的策略,主要是供大于求,商品极大充裕,随时都能买到货。现在变化的就是以前分担在各个用货企业间的库存,目前全部转嫁在芝麻进口商那里。现在港口每天都会有出货,而不像之前的集中采购。用货企业已经改变购买习惯,芝麻进口商就要适应目前这种新的购买习惯。
因此,芝麻圈的人要认清高库存这个现实,或许未来就会一直持续这种高库存状态。除非经过这波芝麻市场洗牌过后,进口企业参与者骤减,才会回到之前的模式,但市场是时刻在变的,能做的就是尽快的让自己适应新的变化。现在芝麻市场难做的是进口商,他们不仅要承担港口仓库的仓储费用,还要面对时间差带来的价格涨跌风险。从用货企业角度而言,自然是维持这种策略,随用随买,并且是逢低买入。从进口商角度而言,要尽量控制进口成本,给自己预留更大的价格波动空间,再就是尽量采用订单销售模式,保证金销售,提前锁定固定利润,降低自身风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